那225L的白蘭地,竟然是玉鴿宋彩桃紅的前世今生?
寧夏風土 西鴿酒莊
一次事故
2014年,西鴿酒莊尚未誕生,張言志及釀酒師廖祖宋彼時正在商量著觀蘭酒莊第一個年份的釀造計劃。相較于快速上市一款好的葡萄酒,張言志此時更迫切的需求是:深入地、徹底地了解這片土地。因此,這一年的釀造計劃也就落得很簡單,四個字:放手去做。
赤霞珠葡萄不愧是世界紅葡萄酒之王,除了其飽滿強勁的骨架,還有著強大的適應力,它在寧夏竟然有著令人出乎意料的優異表現。赤霞珠干紅是肯定要做的,但另一個大膽的想法也在廖祖宋腦中孕育著:要不要以這里的赤霞珠為主來做一款桃紅葡萄酒?要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傳統的桃紅葡萄酒產區,比如法國的普羅旺斯,因為風土氣候的原因,葡萄的顏色沒有那么深,而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因日照充足,空氣干燥,成熟度高,糖分高,葡萄皮的顏色更深,想要釀出一款顏色好看,清爽怡人的桃紅并非易事。
觀蘭酒莊
張言志“放手去做”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廖祖宋也不含糊,說做就做。
釀造桃紅葡萄酒最傳統的方法就是放血法,也叫濃縮法,廖祖宋同樣也是采用這個方法來進行釀造。"2014年,為了做桃紅葡萄酒,我們放了一噸的酒,但當時的發酵條件相對不太好。"廖祖宋聊起這段往事,情緒有點低落。"出于當時酒莊設備及管理的原因,桃紅葡萄酒這一噸的發酵罐制冷效果不太好。在發酵過程中,溫度如果太高會影響果味的表達,因此為了改善這個制冷,保留更多的果香,做出清爽感,愉悅感的桃紅葡萄酒,我就自制了一個環形管道,圍繞罐體我們進行放水,目的就是降溫。"
但沒想到,這個故事最終成為了一個“猜到開頭,卻沒猜到結局“的另一個版本。在這樣的制冷操作中,人為干預較多,出錯的機率也隨之增加,一次意外讓水噴入了酒中。
得知這一消息的廖祖宋當時就懵了,他說:”這不是水噴到了酒里,這是冰刀扎進了我的心里??!“
一噸的酒就這樣成為了真正的實驗品,張言志對此倒是沒有多說,反倒是寬慰廖祖宋說:"這就是練手,沒事。"不過,從西鴿酒莊后來引進的先進釀酒設備,以及高效率的釀造程序的設計,可以看出這一次事故在張言志心中還是有重大意義,當然這都是后話。
桃紅變身白蘭地
廖祖宋心里很清楚,這就是一次事故,他犯了一個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接下來的日子里,午夜夢回,“事故”畫面反反復復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后來廖祖宋一想,“這罐葡萄我非常了解它的狀況,當時采收也是做了很多的科學檢測,包括它的糖分、酸度,包括它的辣感都是很明確的。雖然從酒莊釀造這個層面我放棄它了,但是我還是想要把它充分地利用起來,總想著能不能讓它換一種方式繼續存在。”
廖祖宋也算是一個執著的人,他最終找了一個朋友的地兒,花了兩天一夜,把這一罐的桃紅葡萄酒蒸餾掉,變成了一桶225L的白蘭地。把一件事畫上了一個句號,廖祖宋的夢魘也沒有再來過。
2015年,蒸餾好的白蘭地入桶并封存了起來
后來西鴿酒莊建成,廖祖宋把這一桶白蘭地也放到了西鴿酒莊的橡木桶酒窖,他說:"就讓它在這里看著我,警示我。"
白蘭地”隱匿“在數千只橡木桶中
從秘密到佳話
2017年到2019年,知道這桶白蘭地存在的人只有張言志和廖祖宋,這是他們心中都不愿意提及的秘密。
2017年,屬于西鴿酒莊第一個年份的桃紅葡萄酒正在釀造,這一次廖祖宋信心十足。酒莊擁有1.5萬畝的老園子,葡萄原料好,地塊多,足夠廖祖宋去選擇釀造桃紅葡萄酒的最佳原料,同時,最先進的新西蘭智能溫控系統以及其他的國際化釀造設備是廖祖宋最大的信心之源。
從采摘前的反復檢測,到采摘后第一時間處理,以求保有最新鮮的果香;為追求完美的三文魚色,張言志和廖祖宋就守在發酵罐面前,每隔10分鐘進行查看;放血完成后,發酵時間及溫度進行精確把控。
2019年,直到玉鴿宋彩桃紅葡萄酒正式上市,市場反饋回來的信息一片贊譽,張言志和廖祖宋之間關于白蘭地的秘密才漸漸開始有第三個人,第四個人知道。
而說到兩人真正的釋懷,還要到2020年年初,2017玉鴿宋彩桃紅葡萄酒獲得2020柏林葡萄酒大賽金獎的那一天。這是一個份量極重的金獎,它帶來的除了榮譽本身,更多的是對過去西鴿,乃至觀蘭所走每一步的肯定。
沒有這225L的白蘭地,可能也不會有今天的玉鴿宋彩桃紅,以及如此匠心之作的西鴿的每一個酒款。
“釀一瓶寧夏風土的好葡萄酒”。西鴿,正以這一樸素的理想向世界講述著中國葡萄酒的故事,而我們也正立足欣賞著西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