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3篇》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3篇,如果對您有一些參考與幫助,請分享給最好的朋友。
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初步運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當你單獨在家時……》;
2、情景表演的準備;音樂磁帶《開汽車》;一輛幼兒接送車;紅綠燈一個;
3、家的布置(沙發(fā)、花瓶、茶桌、飲水機、門牌、電話等);電腦一臺;故事圖片《當你單獨在家時……》。
活動過程
1、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旋律,帶領(lǐng)孩子們乘坐幼兒接送車到佳鑫家做客。利用乘車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情緒,并且復習乘車的安全知識。
2、情景表演。我們剛來到佳鑫家門口,發(fā)現(xiàn)佳鑫正被一個歹徒抓走,我們急忙救下了佳鑫,把歹徒嚇跑了。
3、進佳鑫家坐下,向佳鑫了解剛才發(fā)生的事情的經(jīng)過(佳鑫是被拐騙的)。
4、圍繞佳鑫的事情,向孩子們提出問題:
(1)當你單獨在家時,感覺怎么樣?在做些什么事情呢?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會怎么辦?
5、帶領(lǐng)孩子們觀看課件《當你單獨在家時……》。
6、圍繞課件的內(nèi)容與孩子們展開討論:
(1)曾美麗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感覺怎么樣?智多星是怎樣幫助她的?你們還有其他方法嗎?
(2)有人打電話過來了,智多星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可以怎樣做呢?
(3)有人來敲門了,智多星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有其他辦法嗎?
(4)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項,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請幼兒**討論。
引導孩子們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獨自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幼兒看圖片講述課件里的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滲透、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游戲:大灰狼和小兔子。讓幼兒通過實踐的游戲活動,在玩中學,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9、結(jié)束活動:帶領(lǐng)孩子們乘車回幼兒園。
活動反思
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讓幼兒直接交流這些,他們的興趣會馬上消失,于是,在活動前端,便設計了幼兒喜歡的活動——乘車,將幼兒的興趣、情緒提高起來;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幼兒能夠較好地將安全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因此,設計了讓幼兒看圖講述故事、玩游戲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講講、玩玩這些實踐操作活動,來進一步鞏固、滲透所學的安全知識,這樣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幼兒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此外,整節(jié)活動都是在“家”里進行,讓幼兒感受到新奇、好玩的感覺。
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防拐騙模擬演練,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過程:
1.情境演練:
區(qū)域活動時間,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陌生人(其他班級的家長)來班級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進行拐騙。
(1)我是新老師,今天我要請你們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們?nèi)幔?/p>
(2)我是****同事,媽媽請我來接你去她單位。
(3)你們盧老師今天請假,我?guī)銈兊酵饷嫒ネ?,你們?nèi)幔?/p>
(4)小朋友,我請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媽媽。
2.討論:
(1)這個阿姨是誰?你認識她嗎?
(2)不認識的人,我們能跟她走嗎?
(3)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知道公雞因貪吃、愛聽恭維話導致上當?shù)脑颉?/p>
2、學習用推理的方法推測并大膽表達公雞屢次受騙的情節(jié),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二、教學準備:
利用多**制作:背景圖;故事角色、與故事背景相對應的圖示、字卡,配樂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點。
1、前幾天,我們已聽過《金雞冠的公雞》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雞第一次受騙的經(jīng)過。狐貍是怎么引誘公雞的?誰能來學著狐貍的樣子對公雞唱一唱呢?
聽了這首兒歌,你們感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
2、從公雞的受騙中你們感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3、公雞被狐貍抓住以后,它們一路上都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呢?
(二)根據(jù)角色特點,推理故事情節(jié)。
1、根據(jù)貓與畫眉鳥、狐貍的特點,推測情節(jié)的發(fā)展。
(1)那如果你們是貓和畫眉鳥臨走的時候,會對公雞說些什么呢?這次它們交代公雞時的語氣會是什么樣的?
(2)狐貍聽說貓和畫眉鳥不在家,它又會動什么壞腦筋呢?
(3)當狐貍唱完這首贊美詩,公雞的反應會是什么樣的呢?
2、感知并理解公雞再次受騙的原因。
(3)可公雞始終不為所動,那如何才能騙到公雞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只狐貍是如何說的?
(4)這次狐貍為什么說“母**它們撿起來,就是不給公雞”?
3、從這兒,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公雞的哪些弱點?
4、當狐貍帶著公雞跑回狐貍洞時,公雞繼續(xù)“喔喔”地喊救命,誰學著公雞的口吻來喊一喊?
(三)感知三次受騙的過程,歸納公雞的特點。
按理說,公雞受狐貍騙過兩次后,應該不會再上當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請小朋友繼續(xù)往下猜一猜。
1、你們想,公雞已經(jīng)受騙兩次了,貓和畫眉鳥更加擔心了,所以它們臨走的時候又會如何對公雞說呢?從貓和畫眉鳥三次關(guān)照公雞的語氣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2、狐貍聽說貓和畫眉鳥不在家,又一次來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會故伎重演,于是把前兩次唱的歌又對著公雞搖頭晃腦地唱起來。
3、兩首兒歌都唱完了,可是公雞仍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你們想,當小豆和麥子都騙不了公雞,狐貍又可能會想出什么好吃的來欺騙公雞呢?
4、那狐貍第三次到底又是怎樣唱的呢?
5、你們想,當公雞聽到這里時會怎么樣?
(四)提升歸納公雞的特點,感悟蘊涵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公雞前后一共受騙了三次,你們明白公雞一次次受騙的原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