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隨筆(匯編十篇)》
大班教育隨筆(通用10篇)
大班教育隨筆 篇1
孩子的愛是純真的,孩子的愛是無暇的。有時似絲絲春雨,滋潤著你的心田;有時似縷縷陽光,溫暖著你的心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成天圍繞在孩子們中間,吃飯、睡覺、穿衣服、上廁所……幾乎形影不離。時間久了,孩子們對你就會有一種媽媽的依戀。如果有一天見不到你的影子,他們會千百次的追問別的老師。就像一群雞寶寶找不到媽媽一樣,那種感覺。
前天,我因病請了一天的假。入園后,孩子們沒有發(fā)現(xiàn)我的蹤影,急急地各室搜尋一遍,未果,便跑去問跟我同班的劉老師。劉老師告訴孩子們“你們徐老師病了,在家打吊瓶”。聽到老師病了,孩子們更是著急了。“老師病的重不重?她什么時候能來?她打針疼不疼?劉老師,您打電話問問我們徐老師怎么樣……”孩子們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劉老師被糾纏得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只好撥通了我的電話。電話里聽到孩子們誠摯的問候,電話這頭的我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聲音都有些哽咽。我安慰孩子們:“明天我就去幼兒園。”聽到我的聲音,孩子們那顆不安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第二天,我剛到園,小班的孩子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老師來了!”那股熱情勁就像久別的人見到老朋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我用手輕輕的撫摸著每一個小腦袋,讓孩子們也感受到愛的回報?;顫姷膲粞┬∨笥堰€在我的臉上輕輕的親了一下,這給了我意外的驚喜。當時在孩子們的包圍中,我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
孩子的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夠激起我們工作的積極性,甚至使你忘記疲勞,忘掉病痛。
大班教育隨筆 篇2
孩子們在廁所里圍成一團,七嘴八舌地重復著這樣的語言。
“對不起”應該是和“沒關(guān)系”連在一起的,為什么會沒有用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順著孩子們的聲音來到廁所,了解到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是浩則上小便時,不小心將尿,尿到了宇城的褲子上,浩則連忙說,對不起,而這是宇城說:“沒有用,沒有用”,正好成浩聽到了也跟著說,“沒有用,沒有用,已經(jīng)尿到褲子上了”,旁邊圍觀的孩子也順勢加入了其中……于是便出現(xiàn)了開始的一幕。
這時,再看看浩則,他不斷的環(huán)顧著周圍的小朋友,一臉的無助與無奈,怎么辦?已經(jīng)說對不起了,可是沒有用,已經(jīng)賠禮道歉了,可是人家不原諒。這是我已有點生氣了,便問宇城:“對不起,為什么沒有用?難道你不原諒云帆?宇城抬起頭眼睛看著我,不說話。那是誰說的,“對不起,沒有用”?我的嗓門提高了八度,周圍一片寂靜……“是老師說的”(毛毛說)老師說的?“哪個老師,什么時候說過這句話?“就是那天彥博的頭讓浩則給碰起了一個包,你說對不起,有什么用,已經(jīng)起包了,沒有用”……噢!我想起來了,那是上一周,浩則在教室里跑,一不小心把彥博撞倒在地,頭碰到地上,起了一個包,彥博哭了,當時我一看到他的頭,情緒很激動,而這時浩則也很害怕一直說,“對不起,對不起,”當時的我根本沒把他的道歉當會事,只顧著彥博的頭,道歉有什么用?頭都起包了,說對不起能把她頭上的包給消了,沒有用……當時的我是在氣頭上,根本沒把自己的話當回事,沒想到,這樣不遜的語言倒讓孩子們給吸收了,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作為幼兒園老師面對著這些尚未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來說,安全是“重中之重”,當出現(xiàn)孩子的安全受到侵害時,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干擾,對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所作所為往往是沒有知覺,出言不遜,而這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其他的幼兒,給孩子們形成一種錯誤的概念,今天,孩子的直言告訴了我,也提醒了我,在這個崗位上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謹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冷靜,心平氣和的處理每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經(jīng)營著是一份特殊的職業(yè)。
大班教育隨筆 篇3
在幼兒園里,一個班集體的形成、班級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同一個班里的幾位教師彼此配合。班里幾位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tài)度、工作責任感、工作能力等都會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效果。
在一次公開教學活動中,匆忙間我忘記拿特地為教學活動準備的紅色小布袋了。正當我想拿其他顏色的小布袋代替時,孟老師卻悄悄地把紅色小布袋遞過來,幫我化解了尷尬的場面。孟老師是一位很負責的搭班老師,如果沒有她的幫助,我的教學活動就不會這么順利的開展了。這次意外越發(fā)讓我覺得,大家的合作是班級管理工作成功開展的關(guān)鍵啊。
大班教育隨筆 篇4
大二班新學期開始,我們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浩浩。浩浩的到來給我和我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于是我們都尊稱他為浩哥。
一、初來乍到:浩哥剛來我們班就想擺出一副大哥的模樣。全班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齊齊的,唯獨浩哥不肯坐下。還站在中間點座,相中哪個座位,就必須讓已經(jīng)坐好的小朋友離開。遇到弱的就直接推開自己一屁股坐下,遇到強悍的不肯讓的,就自己徑直的倒在地上大哭不起。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就這樣傻傻的看著來到我們班中的小怪物,被他弄的不知所措。但是轉(zhuǎn)念一想孩子剛來一個新環(huán)境可能是不適應才這樣的。于是我們都遷就他,基本上都滿足了他的許多無理要求。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這樣做錯了。
二、生活碰撞: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班中的小朋友們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玩游戲。唯獨浩哥是孤家寡人一個,估計別的小朋友都是怕他躲著他呢?這時浩哥走到正在拼插積木的兩個小朋友的旁邊,使勁兒一推擠出好大一塊地方自己玩起來,玩了一會兒沒有什么意思就走到愛心醫(yī)院里搶著要當醫(yī)生。本來玩的挺好的孩子一看他來當醫(yī)生,都放下東西去另外的區(qū)域玩。喝水時間到了,大家都排著隊喝水。唯獨浩哥是個例外,想什么時候喝都不用排隊。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告浩哥的狀,有的家長也和我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挨著浩哥,說他總是喜歡欺負人。為此我們幾位老師都很頭疼,我們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浩哥,講了一堆的道理,看得出聽的浩哥也是一頭霧水。的確浩哥的到來為我們班增添了一絲不安的因素。
三、轉(zhuǎn)機來了: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班有個規(guī)矩就是誰吃的好,吃的快就可以坐在看盤的位置上監(jiān)督其他的孩子吃飯。通常我們班看盤的孩子都是那幾個吃的好的,基本上從小班到大班都是這樣的。這天浩哥吃的是飛快,馬上就要吃光了。我一看他吃完了也看不好盤,就又給他添了一些。結(jié)果被另外一名小朋友趕超,順利的坐在了看盤的位置上。浩哥一看,大哭起來。我怎么哄也不好,自覺心中有愧,就商量另外一個孩子讓給他這才解決了這場危機。我忽然發(fā)現(xiàn)浩哥還是很積極上進的,他這么做是不是想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呢?
四、浩哥變了:回想起浩哥來到我們班的這一個月時間,浩哥離我們越來越遠,每次都感覺他很孤獨。于是我突發(fā)奇想的想了一個辦法,請浩哥做我的小助手。喝水時請浩哥做監(jiān)督看誰不排隊,看浩哥總是最后一個才喝水,再也不擾亂秩序了。區(qū)域活動時,浩哥總是這走走那看看,誰破壞秩序了管一下,誰缺玩具了遞一下。這才是我們班真正的大哥哥,浩哥真的成了我們大二班的一員。我們班30多個小朋友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分析與思考:通過浩浩的轉(zhuǎn)變,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教師身上責任的重大,教師正確的看待每一位孩子的重要性。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孩子的“閃光點”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吨改稀分兄赋錾鐣莾和瘜W習與發(fā)展的中心任務之一,因為只有習得所在社會群體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內(nèi)化社會行為規(guī)范;逐漸形成對所在群體及其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浩浩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他想與別人交往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方法。最后導致自己被所有的小朋友孤立。而我在一開始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來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想通過說教來達到讓幼兒盡快適應我們這個小群體的目的。我沒有注重幼兒在生活中的體驗,只是簡單的說教。忘了在幼兒社會領(lǐng)域的學習與發(fā)展中,“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情感態(tài)度類的學習,更不是簡單地“講道理”所能奏效的。《指南》中關(guān)于社會領(lǐng)域也給我們也一些建議:當幼兒不知怎樣加入同伴游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建議他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辦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戲。結(jié)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案例中我一味的在想改變浩浩,卻忽略了班中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換個角度,也讓其他的孩子換位思考,學習理解浩浩。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視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讓幼兒在關(guān)愛、溫暖、尊重、信任中獲得安全感,在體驗被關(guān)愛、被尊重的同事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進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學習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
大班教育隨筆 篇5
“快來看呀!七年級(3)班的衛(wèi)生又最差。”“不會吧!僅得了3分。”“99號,100號宿舍又被通報了”……圍在宣傳欄前的學生議論紛紛。這已經(jīng)是我們班連續(xù)第三周排在最后了。聽到這些我如坐針氈,氣憤不已,正要訓斥班長和衛(wèi)生委員,不料想,他們卻膽怯地說:“葉老師,我管不了他們,我不當了。”我一聽,這可如何是好呢?小會、大會不知開了多少次,打掃不干凈的組罰了又罰,班長和衛(wèi)生委員也挨罵不少……
這怎么辦呢?上網(wǎng)查找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問老班主任,他們說“不行就換吧!”可我又舍不得呀!這都是班委會民主選舉出來的,他倆個人能力也很強,何況在這時怎能讓他們知難而退呢?
思來想去,這不就是由衛(wèi)生差引起的嗎?只要把衛(wèi)生搞上去不就解決了嗎?可怎樣才能把衛(wèi)生搞上去呢?該用的招都用上了,罰也罰過,罵也罵過,就差動手打了??磥砦乙苍摲此挤此剂耍遣皇橇P打掃衛(wèi)生,學生認為這就是懲罰,這就是臟活、累活,總是帶著滿腹怨氣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今天打掃不好,明天照樣打掃。怎樣扭轉(zhuǎn)這種局面呢?既能讓學生們爭著,搶著打掃衛(wèi)生,又能體會到勞動帶來的樂趣,那該有多好呀!恰巧教師節(jié)快到了,班委會成員都在商量給老師送什么禮物好。這時,我眼前一亮,我就倡議“不花一分錢,給老師送一件禮物”,大家面面相覷。突然,班長說:“我們給老師送個筆筒,大家每人撿10張廢紙,然后共同折一個筆筒。”教師節(jié)那天,一個漂亮的筆筒放在了老師的辦公桌上,受到各位老師的表揚。于是,我就趁熱打鐵,說:“我們成立一個‘快速反應部隊’變廢為寶,將教室、宿舍、環(huán)境區(qū)撿到的小紙片、塑料袋,做成禮物,看誰做的多做的好。”大家一聽都爭先恐后的要求參加。從此,教室、宿舍、環(huán)境區(qū)的小紙片、塑料袋都被“快速反應部隊”早早的“消滅”掉了。衛(wèi)生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的桌兜里也多起了各種各樣的小禮物。遇到誰過生日,大家也不再為買禮物發(fā)愁,而是把自己做的禮物送給他。班集體變得更加團結(jié)了,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了。不久,班委會又提出了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口號。全面進軍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校園的綠樹、走道添光彩。由于大家在勞動的過程中享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從此班長和衛(wèi)生委員再也沒有向我提出辭職的請求,而是對他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愛,加上智慧,就能產(chǎn)生奇跡。伴著學生成長,我也在成長。
大班教育隨筆 篇6
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夸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工作以來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能,每個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yōu)勢智能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突出,有的運動智能突出,所以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記得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xiàn)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fā)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心疼、糾結(jié)。是什么造成了現(xiàn)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于是,我們關(guān)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贊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fā)現(xiàn)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并讓她做示范。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贊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贊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夸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夸夸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大班教育隨筆 篇7
眼看著班級牌變成了大二班,腦子里依稀記憶著他們剛?cè)雸@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里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一天一位老師幫我?guī)О?,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了,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了各種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來。該怎么辦?怎么兇他們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老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或運動欲望。一味地兇,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jié)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jīng)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yǎng)幼兒的常規(guī)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余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shù)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guī)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游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guī)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xiàn)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jié),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么,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后再問他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guī)。
5、在孩子們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jié)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jù)語氣和說話的內(nèi)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diào)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guī)也會逐漸改觀。
大班教育隨筆 篇8
一只小狗偶然闖入一間房屋,屋內(nèi)墻壁四周鑲滿了鏡子,這只狗對著鏡子汪汪亂叫,鏡中的許多條狗也回報以狂吠;小狗開始對著鏡中的影像攻擊,鏡中的狗也群起而攻之;小狗碰得頭破血流,最后氣絕身亡。第二只小狗也進入這間屋子,它對著鏡子又是伸舌頭,又是搖腦袋,又是聳身作揖,又是親昵觸摸,鏡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戲耍。小狗快快樂樂地玩耍一陣,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夢幻小屋。
兩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嗚呼,一只活蹦亂跳;同樣一間小屋,對第一只狗而言是墳場,對第二只狗卻是游樂場。原因何在?答曰:心態(tài)使然。第一只狗以敵對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只能生活在焦慮、恐懼和絕望之中,最后自絕狗世;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生活得自在、輕松、愜意,對生活充滿留戀。
我想到另外一個小故事:蘇軾和佛印在一起閑話,蘇軾對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堆狗屎。”佛印沒有以牙還牙,而是心平氣和地說:“我看你像一尊金佛。”蘇軾挺得意,自以為占了便宜,口舌上打了勝仗,回去后興高采烈地告訴蘇小妹。蘇小妹劈頭潑來一盆冷水:“大哥,你上當了。你看別人是一堆狗屎,說明你心中盛放的是狗屎;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說明人家心中有佛。”蘇軾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境界太低,修養(yǎng)太疲。
心中有佛,便是人生的大光明、大境界。有了這種心態(tài),才能善待同類,廣解善緣;才能凈化心靈,根除邪念;才能寵辱偕忘,不以物喜;才能容納天地,像江河般執(zhí)著,像大山般堅定。
教師最需要具備這種健全的心態(tài)。教師肩負著將學生渡向光明、幸福的境界的重任,應該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價值,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原動力,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教師以愛為動力,就能找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鑰匙,就能化育桃李,成就英才。
有時,因為教師要求過嚴,急于求成,引發(fā)學生反感,教師會變得急躁;有時,因為教師備課疏漏,講解有誤,引來學生非議,教師會變得惱怒;有時,因為不明學情,設(shè)計不當,引來學生冷遇,教師會變得沉悶;更多的時候,教師因為任務重,壓力大,會產(chǎn)生攻擊情緒。教師本非神仙,產(chǎn)生這些消極情緒都很正常。但教師應該善于調(diào)控這些消極情緒,不讓其蔓延。教師還應自覺檢點教學中的失誤,不斷加強業(yè)務修養(yǎng),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使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科學性,更富感染力和說服力,惟其如此,才能消除師生隔閡,形成共生共鳴共榮的機制,使教學達到魚水相歡、水乳交融的境界。
讓學生都成為快樂的小狗,讓教師都成為大度、博愛的佛。讓我們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心態(tài),充分發(fā)揮心態(tài)的力量,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成快樂甜蜜的事業(yè)。
大班教育隨筆 篇9
孩子們到了大班后,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交往能力也逐漸增強。無論在講故事和繪畫、計算、創(chuàng)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想法大膽發(fā)揮和想象創(chuàng)造,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甚至就連一直保持安靜的睡覺間也開始熱鬧起來。說話、聊天、玩紙、揉線團和拆被子……難以入睡,午睡甚至成了他們的負擔。尤其是每到星期一中午就特別興奮,老師總要反復提醒:“不要說話了,快點睡覺”類似這樣的話,使幼兒被動地午睡可效果甚微。為了讓孩子們能快又靜的睡好午覺,我有幾種小“妙招”效果嘗試下來還是不錯的。
大班教育隨筆 篇10
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他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但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個孩子令我頭疼,但一直沒找到好的辦法令他改變。
有一天,我看見電風扇上很臟,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夠得著,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來,心里這樣想就更緊張了雙腿也顫抖起來,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頭一看是欣欣兩只小手使勁的扶著椅子,那股認真勁真讓人感動,我想想平時對他那么兇,可孩子呢、我眼睛濕潤了。
我下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說:“欣欣,你真懂事,老師謝謝你了”,并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也許以前從沒這樣夸過他,他臉騰地一下紅了,轉(zhuǎn)身走了。
從那以后,奇跡出現(xiàn)了,上課欣欣聽話了,偶爾也犯小錯誤,但一觸到我贊許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動時,他也特別喜歡和我在一起,邀請我做游戲,從他那帶著稚氣的臉上我看得出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激動和自信。
老師不經(jīng)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太珍貴了,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