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經(jīng)典語錄(兩篇)》
《桃花扇》是一部表現(xiàn)亡國之痛的歷史劇。作者將明末侯方域與秦淮艷姬李香君的悲歡離合同南明弘光朝的興亡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桃花扇》經(jīng)典語錄,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濺血點做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桃花扇》
2、【離亭宴帶歇指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咨腥巍短一ㄉ取?/p>
3、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咨腥巍短一ㄉ取?/p>
4、青溪盡是辛夷樹,不及東風桃李花.《桃花扇》
5、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孔尚任《桃花扇》
6、人不見,煙已昏,擊筑彈鋏與誰論。黃塵變,紅日滾,一篇詩話易沉淪?!咨腥巍短一ㄉ取?/p>
7、金粉未消亡,聞得六朝香,滿天涯煙草斷人腸怕催花信緊,風風雨雨,誤了春光?!咨腥巍短一ㄉ取?/p>
8、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咨腥巍短一ㄉ取?/p>
9、(玉芙蓉烽):煙滿郡州,南北從軍走;嘆朝秦暮楚,三載依劉。歸來誰念王孫瘦,重訪秦淮簾下鉤。徘徊久,問桃花昔游,這江鄉(xiāng),今年不似舊溫柔?!咨腥巍短一ㄉ取?/p>
10、只恐輸贏無定局,治由人事亂由天.《桃花扇》
11、想當初我與卿在秦淮河邊,朝看花夕對月常并香肩?!短一ㄉ取?/p>
12、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蓋二三分?!咨腥巍短一ㄉ取?/p>
13、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yīng)天靈祖靈,調(diào)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傷心煞煤山私幸,獨殉了社稷蒼生,獨殉了社稷蒼生!——孔尚任《桃花扇》
14、南朝看足古江山,翻閱風流舊案,花樓雨榭燈窗晚,嘔吐了心血無限。每日價琴對墻彈,知音賞,這一番?!咨腥巍短一ㄉ取?/p>
15、當年真是戲今日戲如真兩度旁觀者天留冷眼人——孔尚任《桃花扇》
16、草煙中尋粉黛,斜陽影里說英雄。——孔尚任《桃花扇》
17、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短一ㄉ取?/p>
18、重到紅樓意惘然閑評詩畫晚春天美人公子飄零盡一樹桃花似往年——孔尚任《桃花扇》
19、空樓寂寂含愁坐,長日懨懨帶病眠?!咨腥巍短一ㄉ取?/p>
20、似這般冷嘲、熱挑,用不著筆抄,墨描。——孔尚任《桃花扇》
21、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孔尚任《桃花扇》
22、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販古是生涯?!咨腥巍短一ㄉ取?/p>
23、邪人無正論,公議總私情。——孔尚任《桃花扇》
24、紫燕來何早,黃鶯到已遲?!咨腥巍短一ㄉ取?/p>
25、舍煙花舊寨,舍煙花舊寨,情根愛胎,何時消敗?!咨腥巍短一ㄉ取?/p>
26、春宵一刻天長久,人前怎解芙蓉扣?!咨腥巍短一ㄉ取?/p>
27、國仇猶可恕,私恨最難消?!咨腥巍短一ㄉ取?/p>
28、暗紅塵霎時雪亮,熱春光一片冰涼?!咨腥巍短一ㄉ取?/p>
29、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咨腥巍短一ㄉ取?/p>
【其他資料】
《桃花扇》創(chuàng)作的成功還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眾多,但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便是同一類人也不雷同。這顯示出孔尚任對歷史的尊重,如實寫出人物的基本面貌,如同是武將,江北四鎮(zhèn)都恃武逞強,行事、結(jié)局卻不同:高杰無能,二劉投降,黃得功爭位內(nèi)訌,卻死不降北兵;左良玉對崇禎皇帝無限忠心,但驕矜跋扈,缺少謀略,輕率揮兵東下。侯方域風流倜儻,有幾分紈绔氣,卻關(guān)心國事。這其中也反映出孔尚任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較其他傳奇作家有著更自覺的意識,要將人物寫活。如同是權(quán)奸,馬士英得勢后橫行霸道,而阮大鋮則奸詐狡猾,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而在劇中營造出生動的場面和氣氛。楊龍友的形象尤有特色。他周旋于兩種力量之間,出面為阮大鋮疏通復(fù)社文人,帶人抓走李香君的假母,在馬士英、阮大鋮要逮捕侯方域時,又向侯方域通風報信;他趨從、奉迎馬士英、阮大鋮,在李香君罵筵中面臨來身之危時,又巧言救護李香君,誠如《桃花扇·媚座》批語所說:“作好作惡者,皆龍友也?!彼嗖哦嗨?,八面玲瓏,表現(xiàn)一副政治掮客的圓滑嘴臉和老于世故的復(fù)雜性格。
桃花扇是侯方域、李香君定情之物??咨腥我源擞涗浿信魅斯某粮∶\,又用它勾連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動。一把纖巧的扇子,在孔尚任手中不僅串絡(luò)著紛亂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并雄辯地展示出它們的破滅的必然性。在民族淪落、社稷傾圮的時代,作者把高尚的人格給予身為妓n的李香君,把一個孱弱的靈魂賦予了享有盛名的才子。而將最深沉的同情寄予在社會地位卑微的民間藝人身上??咨腥谓柚麄兊目冢惆l(fā)了對末世既臨的無可奈何、無可挽回的嘆息。
蘇昆生的悲歌,不僅是對回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憑吊,不僅是對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傷感,也不僅是對瞬息萬變的歷史興亡的慨嘆,在這些憑吊、傷感、慨嘆的深處,涵蘊著對封建社會“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歷史趨勢的預(yù)感,唱出了封建末世的時代哀音!……在這種時代哀音中,流溢著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破敗感、失落感、憂患感交織躁動的感傷情懷。
【內(nèi)容簡介】
明代末年,曾經(jīng)是明朝改革派的“東林黨人”侯方域逃難到南京,重新組織“復(fù)社”,和曾經(jīng)專權(quán)的太監(jiān)魏忠賢余黨,已被罷官的阮大鋮斗爭。結(jié)識李香君,并與其“梳櫳”(和妓n結(jié)婚非正式叫梳櫳)。阮大鋮匿名托人贈送豐厚妝奩以拉攏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曉堅決退回。阮大鋮懷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鋮,他趁機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堅決不從……南明滅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揚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尋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學道。
全劇其中穿插當時歷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鎮(zhèn)帶兵打內(nèi)戰(zhàn),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投河自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