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至如歸成語的典故故事【最新3篇】》
賓至如歸局勢感覺好像回到自己家的感覺,那么你知道賓至如歸的典故是什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賓至如歸成語的典故故事【最新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賓至如歸 篇1
公元前542年,子產(chǎn)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帶去許多禮物。當時,正遇上魯襄公逝世,晉平公借口為魯國國喪致哀,沒有迎接鄭國使者。子產(chǎn)就命令隨行的人員,把晉國賓館的圍墻拆掉,然后趕進車馬,安放物品。
晉平公得知這一消息,吃了一驚,派大夫士文伯到賓館責問子產(chǎn)。士文伯說:“我國是諸侯的盟主,來朝聘的諸侯官員很多為了防止盜賊,保障來賓安全,特意修建了這所賓館,筑起厚厚的圍墻?,F(xiàn)在你們把圍墻拆了,其他諸侯來賓的安全怎么辦呢?我國國君想知道你們拆圍墻的意圖是什么?!?/p>
子產(chǎn)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小國,需要向大國進獻貢品。這一次我們帶了從本國搜羅來的財產(chǎn)前來朝會,偏偏遇上你們的國君沒有空,既見不到,也不知道進見日期。我聽說過去晉文公做盟主的時候,自已住的宮室是低小的,接待諸侯的賓館 卻造得又高又大。賓客到達的時候,樣樣事情有人照應,能很快獻上禮品。他和賓客休戚與共,你不懂的,他給予教導,你有困難,他給予幫助。賓客來到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墒?,現(xiàn)在晉國銅鞋山的宮室有好幾里地面,而讓諸侯賓客住的卻是奴隸住的屋子。門口進不去車子,接見又沒有確切的日期。我們不能進去,如果不拆掉圍墻,讓這些禮物日曬夜露,就是我們的罪過了。如果讓我們交了禮物,我們愿意修好圍墻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況報告了晉平公,平公感到慚愧,馬上接見子產(chǎn),隆重宴請,紿了豐厚的回贈,并下令重新建造賓館。
生詞本 篇2
【成語】賓至如歸 [ bīn zhì rú guī ]
【釋義】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腿说竭@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出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盜寇;而亦不患燥濕?!?/p>
【近義詞】親如家人 無微不至
【反義詞】漠不關心 冷若冰霜
【造句】這個旅館服務周到,讓人有~的感覺。
人物簡介 篇3
子產(chǎn)(?~前522年)又稱為稱公孫僑,鄭氏姬姓,名僑,字子產(chǎn),春秋時期鄭國(河南新鄭)人,鄭國貴族,鄭穆公之孫,鄭公子發(fā)(字子國)之子。子產(chǎn)是第一個將刑法公布于眾的人,曾鑄刑書于鼎,史稱“鑄刑書”,是法家的先驅(qū)者,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子產(chǎn)曾擔任春秋時期鄭國執(zhí)政,在他執(zhí)政期間鄭國小有中興之勢。他對內(nèi)政的改革從整頓田制入手,首先“作封洫”重新劃分土地界限,確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權,以制止貴族對土地的肆意侵占和爭奪;又把農(nóng)戶按五家為伍的方式編制起來,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以加強對農(nóng)民的控制。子產(chǎn)執(zhí)政之初,改革措施也曾遭到廣泛斥責,但他不為所動,堅決推行。其后改革成效顯著,人們又普遍歌頌他的政績,甚至擔心后繼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