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實習日記(熱門11篇)》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1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不管感觸深刻與否,意義性地我都該寫些東西,留作紀念。
我知道,;老師和家長都很重視這次實習。離校前老師們的悉心囑咐,離家前父母給我們準備的更具職業(yè)特色的衣物••••••我知道,他們都是希望我們能以最完美的形象走好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
第一次,總是緊張摻雜著期盼的。早早候在教育局門前,我一直在猜想,教育局到底會對我們提出怎么樣的要求和標準呢?因為畢竟這四年來,我們一直都是在如皋高等師范學校接受教育和培養(yǎng)的。與本縣領(lǐng)導(dǎo)這樣面對面交流,還是頭一回。
不管是教育局領(lǐng)導(dǎo)還是實習學校的領(lǐng)導(dǎo),每一次談到對我們的要求和期盼時,我都有一種底氣不足的感覺。我知道:沒有底子,哪來底氣?!雖說之前在如皋師范的這四年里,我們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沒有那么優(yōu)秀,根本達不到外界的期望值。但這份憂慮畢竟不如這兩天給我的沖擊力強大。
現(xiàn)在說這些,也許有些后知后覺、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的意味兒在里面。但我希望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在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里,我們都要好好地逼上自己一把,爭取達到實質(zhì)性的改變和突破。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2
今天恰逢如東縣賽課的最后一天,在校園觀察行結(jié)束后。我們一行人便匆匆從掘港小學趕往賽課地點賓山小學,結(jié)果還是晚了一步,錯過了第一課。但接下來的四課,還是讓我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受益匪淺。
第三課“Our school building”,由一位男老師——陳劍執(zhí)教。他的課堂中有很多亮點,比如“Do you know”和“Self—assessment”等這些很自主、很人文的環(huán)節(jié),我非常地欣賞。而且由于是一位男英語老師,一亮相便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為課堂良好氛圍的創(chuàng)造打下了夯實的基礎(chǔ)。整堂課中不乏歡聲笑語,這樣的課堂是我期望、和期待創(chuàng)造的。
今天的最后一堂課也是“Our school building”。執(zhí)教者,Zoe,她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緊湊,創(chuàng)立了一個非常真實、引人入勝的課堂語言環(huán)境。而且整堂課進行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引導(dǎo)學生們一步一步走進課堂,掌握知識。
四堂課雖說只有兩篇授課內(nèi)容,但授課形式各有千秋,授課效果也各有不同。我們要從中學會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并吸收,認識缺點并改善。
集思廣益,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更優(yōu)的課堂。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3
今天下午,黃校長聚集了我們和南通師范的實習生開了一個小型會議。雖說主題只是圍繞如何制作好一份兒簡報,但我真的很受益匪淺,至少說我以前在這方面的知識是空白的。
黃校長圍繞我們的見實習,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議。如“樟園印跡”、“校園觀察行”等版塊,并一一為我們闡述了他的設(shè)計理念。這讓我意識到,簡報的設(shè)計原來是如此的有學問。
另外,黃校長還用七句話給我們總結(jié)了出簡報的準則。我在此特作摘抄,留作學習。“刊頭設(shè)計形成系列,統(tǒng)籌組稿適時裝滿,擬定標題變換字體,控制字數(shù)及時增減,統(tǒng)一版式疏密有致,圖文并茂以文為主,書面校對復(fù)制有方”等。
總之,出好一份簡報是一門學問,而且還是門大學問。
更重要的是,從出簡報這種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事情看出。要做好教育這項事業(yè),要修的學問有很多很多,而且還要修好他們。就說簡報,需要你的設(shè)計觀、你的統(tǒng)籌觀、你的組織觀,你的文學造詣等等。更直接一點兒,你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基本能力的掌握,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明白了,當好一名教師,不需要你是一名專才,而需要你成為一名全才。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多了。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4
今天,為了下午的匯報課,緊張了整個上午。但中午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管老師突然跟我打電話說她下午不來了。當時,不知道是憂是喜。喜的是沒有老師的觀察,會不會更放開、更自然一點兒。憂的是沒有老師的督促和管理,小學生會是什么反應(yīng)?是太過熱情還是太過冷淡?懷著這樣的焦慮,我走進了課堂••••••
嗯,意料之中的一種,小學生們十分配合。由于是復(fù)習剛剛所學過的單元,不少人已經(jīng)掌握得很好,外加是實習老師的授課,大家顯得特別的積極和熱情。
上課之前,這是我期望看到的。但當局面真的變成這樣的時候,我又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整堂課上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有的是學習得高漲、有的是自娛自樂得高漲••••••當時看到這樣的場面,我想控制,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天的教學中,不談教學方法、不談教學設(shè)計、不談其它什么理論知識。光是課堂秩序,就讓我極其無奈。從中,真的不難看出我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何等欠缺,老師也是不能缺氣場的。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5
今天,在將教案交給管老師審批通過后,我開始為第一次的課堂教學做準備,制作課件。
以前在如皋高等師范學校,也開設(shè)過這門信息技術(shù)課程。我們都學過,但印象不深,到現(xiàn)在也快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不得不重新拿起電腦,一步一步地從頭摸索起來。
我邊摸索邊想:自己以前的學習太過功利了,總以為這些課程有什么用呢?學的時候可以不用太過上心,所以沒好好地努力學,只能留著現(xiàn)在后悔了。
但現(xiàn)在我明白這些道理,也許還不算晚。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情,有意義或無意義的••••••有的事情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現(xiàn)在立馬就能顯現(xiàn)出來的,有可能要等到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我們方能體會到他們的價值。
尤其是學習,這種終身性的事情。我們?nèi)f萬不能急功近利,因為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徒勞。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6
今天,在黃校長的要求下,我們一行七個人,觀察了掘港小學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他們學校的升旗儀式和其它學校還有所不同。
在升旗儀式上,除了升國旗之外,還需升上另外七面班旗。這七面班旗代表著七個在這周全校表現(xiàn)得最為優(yōu)秀的班級。在這樣的制度下,有的班旗可以一個學期連升多個星期,而有的班旗卻一次機會都沒有。一面班旗,代表著一整個班集體的榮譽和自豪。同時,也能激勵全校其它師生向這些榜樣班級學習。班旗的升起和降下,正是對全校師生最好的鞭策和鼓勵。這是一種無形的督促。
在觀摩了這樣一場升旗儀式后,感動之余,我也備受啟迪。
在對學生們的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只是有愛心和責任心也是不夠的。如果想做好這份工作,還需要一份兒智慧。就好比班旗,全校日常規(guī)的管理其實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加以一些巧思,無形中既督促全體學生們做好班級常規(guī),又無意識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真是起到一舉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7
今天,黃校長給我們介紹說,觀看家長們接送小孩子是他們掘港小學的風景線和傳統(tǒng)。他們稱之為“愛心的傳遞”。剛開始我不能理解為什么這樣稱呼。也許黃校長看出了我們的疑惑,便講解、指導(dǎo)了一番。讓我們明白了這份愛和責任是如何傳遞的。
從孩子們下車,到父母們給他們脫掉厚厚的防晨寒的衣物,再到目送孩子們進了校園。這樣一切的行為和眼神,都被身在一旁的我們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我曾觀察到這樣一位母親。目送女兒進了校門之后,本可放心離開。但她一邊調(diào)轉(zhuǎn)摩托車,目光卻一直停留在漸行漸遠的女兒身上。調(diào)轉(zhuǎn)完畢后,她仍足足駐留了有十五秒鐘,直至女兒的背影完全消失不見,才慢慢離開。
黃校長說,只要看到家長們這樣的眼神,他們就必須把學校的教育辦好,承擔好這份沉甸甸的愛和責任。這樣的思想,這樣的追求,以前丁老師也給我們灌輸過。但那時太過不以為然,我們以為好好對學生、認真對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這又有何難?這兩天才明白,哪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
孩子是家里的唯一,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質(zhì)就是愛心和責任。具備了這兩點,你才能擁有承擔這份沉甸甸責任的資格。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8
今天上午,掘港小學進行了一場“消防演習”。辦公室的老師告訴我們,這樣的演習,他們學校平均每周一次。當時,我真的震驚了。震驚之余,真的不難想象到學校領(lǐng)導(dǎo)對他們學校的孩子們是傾注了多大的心血和責任。
那時,我們正在辦公室里備課,忽然警笛長鳴,小學生們整好隊第一速度沖去了操場。在我看來,效果不錯。但是駱校長不是很滿意,要求全體學生重新再來一遍。雖說這樣的決定導(dǎo)致很多人的不滿,但我認為這樣執(zhí)著、對學生負責任的精神是必須有的。這不也是愛的另一種體現(xiàn)嗎?
第二遍結(jié)束后,的確是有所進步。但與此同時,駱校長也批評了最后進場的那個班級,原因是太過松垮。但巧合地是,這個班級的班主任老師也在我們辦公室。事后,她給我們解釋了整件事情的具體原因。
原來在跑去操場的過程中,由于速度太快,他們班的一位女同學不小心摔了一跤。結(jié)果班級隊伍的后一半全部自發(fā)地停下來,扶起那位女生,確認她無礙后才繼續(xù)跑去操場,因此導(dǎo)致他們班級的整體速度變慢,所以駱校長才會公開批評他們,不夠井然有序。
回到教室后,學生們都很心灰意冷、垂頭喪氣。班主任卻在這時表揚了他們,表揚了他們的關(guān)心他人、謙讓和臨危不亂。
聽完這件事情后,我很感動、也很受啟發(fā)。
孩子們的行為不能只用一條準則來判斷與衡量。也許換個角度,所謂的不足也能散發(fā)出奇異的光芒。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9
今天上午,真的是十分有幸。能參加這樣一場意義深刻的德育沙龍:文化生態(tài)下的德育實踐——文化生態(tài)下的班級凝聚力。圍繞這樣一個主題,來自通州市和如東縣掘港小學的各位德育工作者,他們有的是一線班主任教師,有的是教研室先進工作者,展開激烈的探討。我們這一邊旁聽的實習生也是受益匪淺。
從他們對“文化”、對“文化生態(tài)”、對“凝聚力”理解的各抒己見里,我們也收獲了不少感悟。最深刻的一點便是:我們現(xiàn)在懂的專業(yè)知識真是太少了。專業(yè)知識不只是英語水平,更是小學教育。對教育,我們就算有些看法,也只是皮毛罷了??磥碓谝院蟮膶W習中,要多閱讀、多涉獵,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再者,聽了一些一線工作者的對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總結(jié)和匯報。我真的是很受感動。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是傾注了多么大的心血和激情。在聆聽一位班主任對自己班級班旗的闡釋和班級小故事的講述的時候,平日里不怎么流淚的我也是熱淚盈眶。
真的,那時我便明白了。文化生態(tài)?什么是文化生態(tài)?其實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沒我們所想的那么高深。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不就是一種文化生態(tài)嗎?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不也是一種文化生態(tài)嗎?所以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將它束之高閣,而是應(yīng)該盡一切努力做好自己工作。這樣便是為你的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班級凝聚力便自然而然地加強了。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10
有了上次遲到的經(jīng)歷,自打昨天傍晚收到今天可以去賓山小學聽課的消息后,我便早早地安排好一切活動,希望不要再錯過這次難得的觀摩機會。
今天觀摩的主題為“如東縣小學信息化教學能手競賽”。七堂課的授課內(nèi)容均為“The English Club”,各位參賽選手需要配以電子白板、PPT,進行課堂教學。
七堂課的教學宗旨相同,形式各異。
首先看著不同老師對電子白板不同程度地使用,我深感電腦技術(sh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對于電腦技術(shù)不太精通的我來說,還算是種挑戰(zhàn)吧,看來以后要多加學習。
從整體上感覺著七堂課,其實性質(zhì)差不多,正常的教學順序“熱身——呈現(xiàn)——操練——鞏固——拓展”。而且各位老師在不同環(huán)節(jié)采取的形式也是大同小異的。
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夠新意的、執(zhí)教者缺乏創(chuàng)新。但我現(xiàn)在對創(chuàng)新這個問題有所改觀。這樣的課堂雖說太過普遍,但它畢竟是符合小學生們的認知規(guī)律的,也是取的廣大一線教師們所認可的。這至少說明,這種模式在平日的課堂教學里還是有相當不錯的教學效果的。
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應(yīng)該以保證教學效果為第一準則。如果想要有所創(chuàng)新,也應(yīng)該力求合理科學,這樣的創(chuàng)新才會更有效果、更有說服力。
英語教育實習日記 篇11
今天,是掘港小學的期中考試。出乎意料的是,我們這幾個剛來的實習生也被安排到了監(jiān)考任務(wù)。仔細算算,除去公開課或者集體活動,這還是我這段時間實習以來第一次單獨進班,第一次地進行班級管理。所以或多或少地,對我來說還是很緊張的。
早早地去了安排室,領(lǐng)了任務(wù)便趕往監(jiān)考教室。監(jiān)考——這種事在我們以前看來該是多么簡單啊,可現(xiàn)在輪到自己實施起來還真是困難重重呢!好比:“試卷該怎么分發(fā),才更節(jié)省時間?”“什么樣的方法收試卷才會既簡便又快速,而且還能達到主任的要求——按學號收整齊”••••••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問題我還思考了很久,也沒能得到很好的答案。但我知道等到真正實施起來時,便能迎刃而解了。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會手忙腳亂,但多實踐幾次便好了。
從監(jiān)考一開始,我便聽取了指導(dǎo)老師們的意見,“對學生們一定要嚴,不然管不住。”所以在整個監(jiān)考的過程中,我便不茍言笑,板著一副面孔對他們。雖說這樣做不是我想的,但別說,這樣的效果還真不錯。那些小孩子對我還是有幾分畏懼感的。
經(jīng)歷今天這次監(jiān)考,我給那個一直困擾了自己很長時間的問題“如何拿捏好嚴厲與和善的分寸”,做了小小的總結(jié):在初為教師之際,先以“嚴厲”的形象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因為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服從還是必須具備的,這樣才能有助你今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至于“和善”呢,應(yīng)該慢慢滲透于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讓學生體會到你那一絲絲溫柔和關(guān)愛。這樣小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尊重你這位看起來很嚴肅、卻又很和藹的老師。